北斗雷达形变可视化在线监测方案
近年来,随着山区高速、铁路、矿山、水利工程的大规模建设,边坡稳定性、安全隐患监控显得尤为关键。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存在滞后性、危险性高、无法持续监测等问题,已无法满足工程级安全要求。
北斗雷达形变可视化监测装置依托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与毫米波雷达成像技术,实现 全天候、实时、可视化、毫米级形变监测,可广泛应用于高边坡、滑坡体、桥梁、隧道、建筑结构等场景,持续提供形变数据、位移趋势、风险预警等关键信息。
本方案旨在为用户提供一个结构完整、布点科学、可落地实施的在线监测解决方案。
一、系统总体设计目标
实时性:形变数据采集间隔可达 1~5 秒,实现准实时监测。
高精度:北斗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雷达面阵扫描精度可达毫米级。
可视化:平台提供三维模型、热力图、位移箭头、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形变展示。
智能预警:支持多级阈值、趋势分析预警、深度学习识别异常形变。
稳定可靠:设备具备 IP66 抗风抗雨能力,适应野外长期无人值守工作场景。
易部署:支持太阳能供电、4G/5G/北斗短报文传输,施工周期短。
三、系统组成
完整的北斗雷达形变可视化监测系统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
● 1. 北斗高精度基准站
采用双频 GNSS 天线
配套防雷模块
实时提供高精度差分数据
● 2. 雷达形变监测终端
毫米波雷达扫描模块
多目标跟踪算法
高精度陀螺仪用于姿态修正
内置计算单元进行数据融合处理
● 3. 辅助监测设备(可选)
自动雨量计
土壤含水率传感器
裂缝计
气象站
● 4. 数据传输系统
4G/5G/北斗短报文
光纤传输(可选)
加密传输协议
● 5. 云端监控平台
地图展示
三维模型 + 雷达热力图叠加
曲线趋势分析
多级预警推送(短信、微信、APP、电话)
报表自动生成
四、监测原理
1. 北斗定位形变监测原理
依托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对典型监测点实时采集坐标数据,通过差分定位方式,将动态接收机与基准站进行数据解算,最终得到监测点的三维位移变化(X/Y/Z)。
优点:
定点精确
可实现厘米级精度
适用于明显位移的监测场景
2. 毫米波雷达面阵监测原理
毫米波雷达发射波束,通过扫描整个目标面(如边坡、岩壁),再接收回波,计算每个点在毫米级的微小位移。
优势:
可实现 区域面监测,覆盖范围大
对烟雾、雨雾、黑夜等不敏感,全天候
可识别早期微裂缝、微形变、局部卸荷等隐患指标
两者融合后,可实现 点位 + 区域 的双重安全监测。
五、监测布点方案
1. 布置原则
保证对监测区的无遮挡视距
射线角度不小于 30°
覆盖重点危险区域
基准站尽量安装在稳固地基
雷达安装点需牢固避震
2. 布点方式
(1)北斗点位布设
| 场景 | 推荐点位数量 | 说明 |
|---|---|---|
| 单体边坡(100米范围) | 2~3 点 | 分布在顶部、中部和底部 |
| 大型滑坡体(300~500米) | 8~12 点 | 网格分布方式 |
| 桥梁结构 | 4~6 点 | 主梁、塔柱对称布点 |
| 建筑物 | 3~5 点 | 四角 + 中心点 |
(2)雷达面阵扫描布设
距离监测面的最佳距离: 30~150 米
一个雷达可覆盖: 3,000 – 20,000 平方米
可多台雷达拼接,实现大范围无缝监测
六、系统实施流程
1. 前期踏勘
现场测绘
视距遮挡分析
风险区域划定
供电方式勘查(市电/太阳能)
2. 设备安装
雷达支架浇筑或化学锚栓固定
北斗基准站安装避雷系统
所有设备完成方向校准和姿态标定
3. 系统调试
监测区域建模
北斗差分链路校验
雷达成像数据校准
云平台设备绑定
设置预警阈值
4. 数据上线
形变曲线自动生成
热力图渲染
云端实时展示
自动生成日报、周报、月报
七、数据分析与预警机制
1. 数据分析内容
垂直位移变化(Z)
水平位移趋势(X/Y)
区域形变增量
雷达热力图颜色变化
速度变化(mm/d)
加速度异常(有滑坡前兆特征)
2. 多级预警策略(三级)
| 级别 | 判定条件 | 预警内容 |
|---|---|---|
| Ⅰ级(黄色) | 微形变触发阈值 | APP/微信通知 |
| Ⅱ级(橙色) | 速度明显增加 | 短信+电话语音报警 |
| Ⅲ级(红色) | 加速度异常、形变迅速扩大 | 电话、平台红色闪烁、声光报警(可选) |
系统还会自动记录报警时间点、报警持续时长、报警区域,并生成追溯报告。
八、系统优势
1. 全天候监测
雨、雪、雾、黑夜均可工作。
2. 高精度、高稳定性
毫米级形变可视化,远优于传统人工巡检。
3. 可视化效果强
三维模型 + 热力图 + 位移曲线,让隐患“看得见”。
4. AI 智能分析
识别微小趋势变化,提前发现危险苗头。
5. 部署灵活
支持固定式、便携式、太阳能供电方式。
6. 运维成本低
无人值守、平台自动运行、报表自动生成。
九、应用场景
公路、铁路边坡
地质滑坡点
水库库岸
矿山采空区
隧道洞口边坡
高层建筑、塔吊基础
桥梁结构监测
北斗雷达形变可视化监测装置能够实现全天候、高精度、全覆盖的实时监测,是当前边坡防灾减灾及工程安全管理中最成熟的智能化监测方式之一。本方案从系统组成、布点方式、数据分析、预警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全流程设计,可广泛适用于各类工程的安全监测建设。



